联合国,2024年8月6日(IPS)——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ECOWAS)成立于1975年,旨在促进该地区的经济一体化。49年后的今天,东盟在一体化、和平与安全、良好治理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西非经共体政治事务、和平与安全专员Abdel-Fatau Musah大使于2024年6月参加了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高级别活动,重点关注西非的区域团结、和平与安全。
活动结束后,Musah大使代表西非经共体发言,在接受Kingsley Ighobor采访时强调了该组织的成就和挑战,以及为加强一体化所作的持续努力。以下是采访的节选。
西非经共体过去49年的成就可以概括为一个关键点:我们已经从创建一个组织过渡到建设一个社区。
西非经共体是在冷战最激烈的时候成立的。唯一可能让人们走到一起并找到共同点的领域是经济一体化,而不是政治或意识形态。
《人员、货物和服务自由流动议定书》(1976年)允许公民在任何成员国享有居留权,多年来一直是西非经共体的名片。西非人民在该地区跨境时不必考虑签证,这是一项重大成就。
冷战后,非洲经历了很多动荡;如果没有西非经共体,整个区域可能会陷入自相残杀的战争。如果你还记得,1989年底利比里亚爆发了一场战争,持续了整个90年代,蔓延到塞拉利昂,影响到几内亚和Côte科特迪瓦。
答:西非经共体通过其多边武装力量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停火监测组进行干预,稳定了局势,并最终为随后进入的联合国维和部队提供了软着陆。
在经济一体化方面,我们可以谈很多成就。这不仅仅是关于人员的自由流动;它还涉及为该地区创建一个共同市场。它是关于帮助各国发展基础设施、能源、互联网连接和建设整个地区的道路网络。
这正在进行中。然而,西非经共体从1990年代以内战和国家内爆为特点的悲惨事件中吸取教训,别无选择,只能转向安全事务和善政。
今天,民主和人权的价值观深深植根于西非文化,西非经共体是这一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非是非洲唯一一个没有公开、高强度冲突的地区,尽管暴力极端主义组织活动频繁。
该地区有很多值得骄傲的事情——西非经共体现在是一个商标,是非洲大陆区域一体化的先驱。它为非洲联盟的框架提供了很多基础。
是的,它是。
西非经共体是一个共同体。我们团结一致。我们可能面临挑战或存在分歧,但退出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打算退出的国家谈论他们的泛非野心和其他事情,但泛非主义的基础是一体化。鉴于解体不会促进泛非主义,我们正在尽一切努力使它们留在圈子里。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一个国家不能在某一天就决定退出西非经共体。根据西非经共体条约第91条,有一些程序需要遵循。
一些外交活动正在幕后进行,以重新统一西非经共体集团。
让我们看到希望的是,西非经共体在2024年2月举行了特别首脑会议,解除了对尼日尔的严厉制裁,我们进一步鼓励他们返回西非经共体。我们希望他们明白,在一起的好处远远大于坏处。
我早些时候谈到了西非经共体人员、货物和服务的自由流动。这些国家的大约1000万公民分布在该地区。就在我们发言时,仅在Côte科特迪瓦就有450万布基纳法索公民生活。如果它们退出西非经共体,其公民的地位将发生巨大变化。他们将不得不使他们的逗留合法化,而那些不能合法化的人将需要返回他们的国家。
我们谈论贸易自由化。非洲内部贸易仅占15%左右。在西非经共体区域内,这三个国家对西非其他地区的出口不超过17%。西非经共体从中得到的是肉制品、蔬菜等。而他们从其他国家获得能源和许多制成品,几乎没有附加关税。
别忘了这三个国家都是内陆国家。他们将需要出海口,今天在区域一体化框架内以非常有利的条件提供了出海口。如果他们退出,他们将不得不寻找其他渠道,或者支付更高的运费和关税。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我们也关注社区团结,这是人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事实上,这三个国家总共消耗了西非经共体战略粮食储备的52%以上,约为1.5万吨粮食。内陆国家或遭受周期性干旱的国家需要这种支持。
最后,打击暴力极端主义最有效的方式是情报共享和跨境军事合作。如果他们脱离我们,他们如何有效地打击暴力极端分子?我们需要他们回到家里,我希望他们撤销他们的决定。
撤军对他们和西非经共体都没有好处,因为在今天的国际外交中,力量在于人数。如果我们保持15个成员国,我们在国际外交中的影响力就会更大。如果他们离开,西非经共体将被削弱。这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请记住,西非经共体是一个团结的组织。如果你想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寻找职位,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会联合起来支持一个候选人。为了团结,我们会支持社区内的人。
因此,从外交角度、安全角度和政治角度来说,这对双方都不利。但总的来说,这对他们非常不利。
来源:联合国数字杂志《非洲复兴》(Africa Renewal)报道了非洲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以及非洲面临的挑战非洲面临的问题和非洲人自己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包括在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支持下社区部分。
IPS联合国局
©Inter Press Service(2024)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