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巴格达,8月28日(IPS)——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短缺对伊拉克的稳定、繁荣和人民的福祉构成重大威胁。我国面临的环境挑战错综复杂、相互关联,需要全面协调应对。
在伊拉克,在我的领导下,联合国国家工作队(UNCT)一直站在解决这些关键问题的最前线,不懈努力,为所有伊拉克人建设一个更可持续、更有复原力的未来。
通过驻地协调员办公室,我们的目标是利用联合国不同机构的各种专门知识和资源,促进对发展挑战采取协调和综合的办法。
通过这种合作模式,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我们的影响,并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以应对导致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短缺的相互关联的因素网络。
这不仅包括减轻这些环境威胁的直接影响,还包括解决其根本原因,如不可持续的水管理做法和过度依赖化石燃料。
联合国驻伊拉克办事处通过一系列关键举措在伊拉克产生了持久的影响。这些包括:
(1)增强气候适应能力
伊拉克非常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包括气温上升、干旱和荒漠化,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力和社会稳定。为解决这一问题,联合国国家工作队与伊拉克政府合作,于2023年在巴士拉组织了伊拉克首届气候大会。这一事件导致了“巴士拉宣言”,其中包括政府的重要承诺和倡议,如造林运动,旨在提高伊拉克的气候适应能力。
这些努力提高了国内和国际对气候问题的认识和合作,为未来的环境和政策规划建立了框架,包括国家适应计划(NAP)和国家自主贡献(NDC)。
《巴士拉宣言》旨在通过将中长期适应战略纳入国家和地方规划主流,加强伊拉克应对气候变化的体制、技术和财政能力。
(2)推进水安全
由于降雨量减少以及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过度利用,伊拉克正遭受严重的水危机。低效的水资源管理和农业实践加剧了这些挑战。
去年,伊拉克是中东地区第一个加入《联合国水资源公约》的国家,这表明伊拉克致力于促进区域合作,确保公平用水,这对该地区的稳定与繁荣至关重要。
为配合这些国家目标,区域办事处正在领导一个“水工作队”,将联合国驻伊拉克机构联合起来,加强水治理,提高农业抗灾能力,改善可持续用水。
例如,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教科文组织)和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正在共同努力,将传统知识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优化农业用水——这是加强伊拉克粮食安全的重要一步。
与此同时,在辛贾尔地区,一项由意大利政府资助的联合国项目事务厅(UNOPS)倡议正在改变当地的供水方式,以符合确保所有伊拉克人获得安全用水的需要。同样,在尼尼微省,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在七个村庄安装了海水淡化系统,大大改善了生活条件。
3)保护美索不达米亚沼泽
美索不达米亚沼泽是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受到气候变化、污染和不可持续的水管理实践的威胁,导致严重的生态和人类影响。
RCO通过制定环境战略、支持造林项目和促进以社区为基础的适应计划来改善当地社区的生计,协调联合国各机构保护沼泽的努力。
例如,世界粮食计划署(WFP)正在伊拉克南部和库尔德斯坦地区开展植树造林项目,以实现到2029年种植500万棵树的政府目标。这些努力通过《地方适应计划》直接促进了国家气候变化战略,重点关注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地区。
此外,联合国还领导了自然资源管理方面的立法进展,包括通过了《环境战略》和《国家可持续土地管理战略和行动计划》,这对农业和湿地保护至关重要。
这些举措有助于恢复生态平衡,支持当地生计,增强湿地对环境压力的适应能力,从而确保其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的地位。
4)制定可再生能源政策
伊拉克对化石燃料的严重依赖不仅限制了其经济的稳定,而且导致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该国具有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巨大潜力,但在吸引投资和发展必要的基础设施方面面临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差距,联合国促进了伊拉克《可再生能源法》的修订和通过,这是促进可再生能源投资和发展的关键举措。修订后的《可再生能源法》为可再生能源投资创造了更加有利的环境。
同样,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一项倡议正在通过国家行动计划(NAP)支持伊拉克摆脱对石油的依赖,该计划概述了减少排放和为气候变化的影响做好准备的努力。联合国还在协助伊拉克制定2025年的国家自主贡献,这是该国承诺减少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的一部分。
这些努力为增加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开辟了道路,促进了可持续经济增长,减少了国家的碳足迹。
伊拉克的可持续和有复原力的未来
联合国在伊拉克的集体工作使伊拉克走上了一条通往气候可持续性和复原力的充满希望的轨道。我们即将出台的2025-2029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合作框架(UNSDCF)将概述我们在帮助伊拉克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可持续管理水资源以及保护其独特的环境和文化遗产方面所做的努力。
在我们展望未来的时候,联合国驻伊拉克办事处将继续致力于支持伊拉克政府和人民追求一个可持续和有复原力的未来。
Ghulam Isaczai是联合国驻伊拉克协调员。欲了解更多联合国在伊拉克的工作,请访问iraqi .un.org。
IPS联合国局
©Inter Press Service(2024) -保留所有权利